
有关中秋节的作文700字集锦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的作文700字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1
翻过八月的日历就快到中秋节了。日历上那三个红色小字在一瞬间就抵达了身体里最柔软的部分让人感觉温暖却又有微微的刺痛。
想起在故乡想起在父亲母亲身旁儿时的我绕着他们的膝听他们讲一些关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那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对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诱惑力远不如一块小小的月饼。所以往往只听到一半我便吵嚷着要吃月饼。母亲便会从衣橱里变戏法儿似地取出月饼来。多半是在村里的杂货铺里买的廉价的月饼一两角钱一个。现在怕是连一块饼屑儿也买不到了于那时却是非常奢侈的享受。
记得那时的月饼好像并没有馅儿的有的也只是里面夹裹了一两块浑浊不堪的冰糖。那乡村简陋的杂货铺以及父母亲口袋里拽了又拽的零碎的角票儿都只能承受那样的月饼了。一次买上七八个分给我和几位姐姐。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父亲母亲便会在一旁幸福地相视而笑了。
我递过去一块说:“妈妈您也吃啊!”母亲就摇摇手“我们老了牙齿不灵光了你们吃吧!”那时我还天真地以为父亲母亲真的不想吃便只顾自己解馋了。把自己的那份吃完后还胡搅蛮缠地去说服姐姐们让给我一些。而到现在我才发现在时光流转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之后母亲“变得”那样爱吃月饼她的牙齿出奇地好。
看我们吃完月饼母亲便到厨房张罗起夜宵。灶前灶后黑滚滚的浓烟将母亲的面容熏黑了不少也熏出了她的皱纹和花发。荷包蛋、咸鸭蛋、皮蛋母亲挖空心思实在无法做出的食物。但还有什么比那更丰盛呢?还有什么比母亲精心地做完这一切后对着自己的孩子们露出一个舒心、得意的又略带些许歉疚和羞涩的笑容更重要呢?
屋后的葡萄架下皓月当空月光把一串串葡萄装饰得晶莹剔透。晚风轻拂光影浮动一切都那么生动美好。父亲自斟了满满的一杯白酒母亲和我们则端起麦饭石(一种饮料)“来干杯。团团圆圆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父亲不擅言辞也没有什么言语会比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方桌上团圆更具意义。我们一饮而尽。
如今我们已举家迁离故乡十余载而我与父亲母亲也相隔百里见面的次数不多一年难得几回。母亲有时会打来电话问及一些我的近况我知道她是想我了她也该知道儿也想他们。
母亲是不是又站在路口眺望我回家的身影呢?
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2
依旧的佳节,却早是人是情非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没有黄花分外香,却加快了时间的跳跃。
冷风刮贫瘠了大地,为了中秋节,我就背着大堆的书,穿着灌满冷风的衣服赶赴家了。
老远就听到车站的嘈杂,进去更是满眼的各界人士。平时廖无人烟的售票口排起了老长老长的队伍,候车椅上更是成堆的行李。唉,人人都要回家过中秋,此时的人潮高峰不知何时才能消散。无奈站在“蛇队”后随着前方的人向前蠕动,不是第一次坐车,不是第一次买票,第一次这么紧张,怕这么一群人把无辜的我踩死脚下;怨爸爸,不能来接我;恨学校,不早些放假。一辆大巴踩着天黑的最后一刻到站,我抛开所有怨言,欢快奔去,哈~,诶?谁挂住了我的包?谁踩上我的脚?谁在挤我?啊啊,我不能呼吸了,啊啊,挤着我的胳膊了,疼、疼啊、野兽、野兽啊。包丢在后面,别人都一轰向前,我怎么退后啊?一同学将我拉回,看来我之前的后怕不是杞人忧天,要不是这棵救命稻草,我早就躺在众人的脚板下呜咽了。错过了车不算,受了伤不算,受了冷不算,天黑了,下班车还有么?中秋,中秋,是拥挤?是人山人海?还是人头压人头、人脚踩人脚?
中秋早晨不赖床,顶着七点的闹钟走出屋门。天真好,蓝天白云挂太阳,好久没有这样的景致了。好像从没有昨日的寒气,一扫阴霾,也忘记了昨日的倒霉。翘着二郎腿,咬下一口月饼,呵呵,原来月饼也没那么难吃,没那么难消化。中秋团圆,我们一家坐在了一起,吃着难得的团圆饭。
如果说中秋有味道,那就是满足。
一盘水果、一盘月饼、一阵欢笑;一个对视、一个微笑、满园丰收,手拉家人手。此为满足,此为中秋之味。
如果说中秋有味道,那就是放却。
曾经恋上离家的感觉,牵挂会成为动力。为了家,我会努力,会做出成绩。在团圆的日子,卸下装备,卸下疲劳,不用努力,不用警惕。此为放却,此为中秋之味。
如果说中秋有味道,那就是爽朗。
当那轮月亮悬在空中,本是无暇观赏,又是无意抬头。一份明亮,几份纯净,这真是太阳的光芒么?没有那样讨厌的刺眼的光芒,没有那样不让人直视的孤傲。驻足,原来月亮的美好,在于将自己的美好毫无保留的献给别人,它并不凄冷,并不充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息。可以在那份爽朗中融化,对所有的坏心情摆摆手。我向往的单纯,喜欢的温柔,原来,在这里。
多角度的看待问题,总是美好冲淡厌恶。中秋,我寻到了想要的,想要的感觉。圆满的,将不只是月亮,而是我的未来。这个时间的跳跃,让我离理想更近。
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家却少了两个成员——财财和黑妞(我家原来的两只狗狗)。如果它们俩在的话,这个中秋节肯定会更加充满生气,肯定会整个家都弥漫着幸福的.甜蜜与温馨,肯定会有更多的欢声笑语。但遗憾的是,它们都离我远去了。我满怀遗憾,心中有些失落与空虚,脑海里一直浮现出它们俩的影子。
我像往年那样摆好月饼和饮料,分成四份,财财一份,黑妞一份,小小一份,我一份。这勾起了我对它们无限的思念与回想,我完全沉浸在合家团圆的遐想之中:我清了清嗓子说:“今天是中秋,大家一起吃月饼吧。算了,废话少说,开吃!”可一看,他们早已狼吞虎咽地开吃了,瞧那吃相,平时老喜欢“装淑女”的小小这下可完全收起了它平时的那副文雅的样子,仗着它小,净去欺负它两个姐姐,屁股一翘,把财财和黑妞挤得老远。我可看不下去了,硬把小小拉开,财财和黑妞赶紧跑过来,抓紧时机,吃哟,财财“以大欺小”,吃完它那份,又去抢黑妞那份,黑妞可真倒霉,吃都没吃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财财在哪儿猛吃,馋得直流口水,可怜巴巴地望着我,那乞求的眼神,那可望而不可即的想吃,那一直摇尾巴的激动,让我心软了。我把自己的那块月饼分给它吃。他的那种吃相,好像八辈子没吃过月饼似的,你看,小小和财财都吃完了,这下又看着黑妞在那里吃,黑妞好像故意做给它们看似的,放慢速度,又变得细嚼慢咽了,不慌不忙地吃着,旁边的那两个馋猫早已垂涎三尺。哈哈真有趣!
妈妈突然走过来,看着我呆呆的样子,疑惑不解,说了一声:“你干什么呢?”我一下子醒悟过来,却发现这只是我的想象,不会是现实的,我真傻,还呆呆地想象呢!定睛一看,那三个月饼仍然放在那里,天哪!连一个完整的梦都不肯给我吗?为什么呀?为什么?
这个中秋节,没有我两位最好的朋友陪伴于身边,我孤独又寂寞。唉!愿那圆月能带去我的祝福,愿那闪烁的星星能捎去我的问候,愿那薄薄的银晖能送去我对它们的无尽思念。此时此刻,我只想说一声:“财财和黑妞,你们还好吗?”
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4
一开始,我们混混沌沌地看了一点电影,然后就是挤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齐抬头望月。呵,月亮呈红铜色,活像月食发生了。圆倒挺圆,只是……
原本打算好好赏一赏月的,我家楼顶是最好的赏月场所。可是原计划糟到暗算,学校在中秋节那一天,突然传来了一个不知是好是坏总之破坏了我原来计划的骇人消息:按上级领导规定,中学生中秋节将在学校度过,晚上6点30分到校组织看露天电影《走进[***被屏蔽词语]》,全部学生自带报纸“席地而坐”。我们一听,全部傻眼了。接着,发出一声声叹息:“唉——”“真讨厌——”刹时全班变成菜市场。
可再怎么叫也没办法,我们当即决定:既然如此,就要使这个中秋节过得别具一格。于是,我们便密谋了一个开心的“赏月计划”。
中秋节晚上,我“密谋”的要求,带了一个双黄月饼。呵呵,着不是单我一个人吃的,是……哦,Mygot,不能说,说了这个计划就完了。
一到校,刚好六点半。我们在愤骂声中勉强坐下后,便把报纸连接铺在一起,那时准备用来放月饼和吃月饼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们将在这里一起吃月饼!
一开始,我们混混沌沌地看了一点电影,然后就是挤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齐抬头望月。呵,月亮呈红铜色,活像月食发生了。圆倒挺圆,只是……这颜色也真倒挺另类。不过,我们的计划也很别样,也就不计较这么多了。红月亮就红月亮,月亮还不一个样,颜色的差异或许会更具吸引力。
八点种悄悄地来临了。这是我们吃月饼的“神圣时刻”。徐倩华、钟伟、我、李澜涛各自带了一个不同的月饼来吃,恰好凑成一盒多元素月饼——白莲蓉、哈密瓜、双黄蓉、五仁香。我们兴致勃勃地切开一个又一个月饼,六七个人围成一圈“品尝”四种不同味道的月饼,气氛热热闹闹,轻松搞笑。边吃又边看电影,还在“赏月”(实际上就是随意看一眼,没有多少人认真看它)。班长陈秀烨发话了:“我们吃得这么开心,不妨把廖韶婷的双黄给老师吃吧。”不愧是班长,我们举双手赞成。如果老师也能分享我们的快乐,那岂不是“皆大欢喜”?因为“快乐也是一种传染病”,把我们闹翻天的快乐通过一个小小的蛋黄月饼所传达给老师,希望老师也和我们一样过个开开心心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5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