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春节拜年》作文600字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拜年》作文600字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拜年》作文600字 篇1
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早晨天上下起了小雪。由于奶奶住在叔叔家,所以今天应该到叔叔家去给奶奶拜年。可是天上下着雪,还会不会去呢?我可是非常想去的呀!还好,到了9点多,爸爸妈妈拿上一些礼品,和我一起去叔叔家了。
呵!路上的人真多,人来人往的。有的拿着水果,有的提着食用油,还有得提着一箱箱的牛奶。有的人步行,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骑摩托车,有的坐公交车,有得打出租车,真是别有一番风趣。我想这些人也都是走亲访友,去拜年吧。
到了叔叔家,我先给奶奶、叔叔、婶婶拜过年后,就忙着和叔叔家的小妹妹乐乐玩去了。乐乐今年6岁了,长得很可爱,聪明伶俐。他特别喜欢和我玩儿,今天一大早还给我打电话,让我一定早点过来呢。所以我们一见面就抱在一起了。我们在一起做了好多游戏。如12345,迈步逮人。
正玩得高兴时,大人们就叫我们该吃饭了。我和乐乐洗完手,坐到了餐桌旁,午饭可真丰盛哪!鱼、红烧肘子、大虾等。我和乐乐比赛谁吃得多、吃得快,结果我先吃完了。等她吃完后,我们又一头钻进屋子去看书了。看的书有:《哪吒传奇》、《一千零一夜》、《故事大王》等。由于我是姐姐,我什么都让着她。
不知不觉时间已是下午6点多了,爸爸说该回家了,可我还不愿走,在我的一再恳求和奶奶叔叔的劝说下,爸爸只好同意了。我和乐乐又高兴地跑进屋里,关上门,玩开了,吃过晚饭,我和乐乐再见,依依不舍地跟着爸妈回家了。
到了路上一看,天不知何时放晴了。我望着满天的星云,回忆着这个快乐的今天,心里美滋滋的。多么令人愉快的一天哪!
《春节拜年》作文600字 篇2
关于过年习俗的作文一:过年习俗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新春佳节。
春节,同学们都知道,它不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所有的人都认为“春节很热闹,因为它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节日是用来纪念一个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经常吞食过路的人们,可把人们害苦了。后来,出现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制服了“年”。人们为了防止“年”再跑下来,就用放鞭炮、贴红纸来吓“年”,所以就有了现在过年的`习惯。
我的家乡桂林过春节有几“怪”,如果你想听听,我就给你讲讲吧!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各家各户都会做上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还有许多小吃,有糍粑、有糯米饭、有粽子、还有年糕等许多美食。第一“怪”就是饭菜都摆上桌了可是大人们就是不让我们先吃,而是先在神kan上祭拜后才能一起上桌吃饭,但是吃饭的时候鱼还不能吃,一定要留到第二天才能吃,大人们这叫“年年有余”。
第二“怪”是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各家各户都会同时点燃鞭炮,大家都互相问候“新年好”,睡觉前我们都要吃一碗汤圆,它代表着各家各户美满幸福。
深夜,家家户户的灯渐渐地熄灭了,整个桂林市进入了梦乡,这时,一股浓浓的雾包围了桂林,使春节的夜晚更加朦胧,更加迷人。
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习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春节拜年》作文600字 篇3
大年初一早上5点出发去老家拜年。走出灯火辉煌的县城,到处漆黑一片,路上没有碰见一个行人,来往的车辆也很少。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奔跑着,我们大家说着笑着不知不觉地到了目的地。
下了车,看到村子里起床的人不多。等了一会儿,近门的叔叔、婶子、弟弟、妹妹等都已起来集合在了一起。在婶子的带领下,“大部队”开始去给长辈们拜年了。走进一户人家,我们站在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院子里,五婶子高声喊叫:“大娘,起床了吗?我们来给您拜年了。”大娘从屋子里走出来,笑眯眯地说:“大家都来了!快来屋里暖和暖和。”五婶子忙说:“大娘,请接头吧,我们给您磕头了。”说完,我们大家齐刷刷地双膝跪地磕头,大娘连忙拉起我们的手客气地说:“来了就算了,来了就算了。”说完又赶快走进屋子里抓了两把糖分给队伍里的小孩子,小孩子伸出冻得红红的小手,高兴地接过糖装进口袋里。尽管大娘一再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屋里坐坐,但由于拜年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再加上给大娘拜年的人不断,所以,我们边往外走边说:“大娘,您快回吧,我们还去别家呢。”大娘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到大门口。就这样,我们走进了十多户的长辈家,用了将近两个小时。我的两个膝盖上全是土,还隐隐作疼呢。天很冷,来时我虽然全副武装,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鞋,但还是冻得瑟瑟发抖,两只耳朵生疼,脸蛋冰凉,手脚麻木,感觉自己冷得笑起来都生硬了。
拜完年,来到大街上,好客的近门用棉花杆燃起了红红的火,我们围着火站了一圈,感觉暖和多了。看着熊熊燃烧的火苗,我不由得想到:家乡人的生活越来越红火。原来低矮的瓦房现在变成了一座座二层楼房,穿的衣服是高档的,发的喜糖是高级的。各个脸上喜气洋洋,再没有为老人给孩子压岁钱的多少而斤斤计较。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在不断改善,可是,这几十年的磕头拜年的形式却一直不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可能这也算是中华民族留下来的尊老爱老的一种美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