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技术方案范文集锦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技术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技术方案 篇1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在了解打字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打字姿势和指法,养成良好的键盘操作习惯。
2、操作技术:在认识打字姿势和指法的基础上,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在键盘上进行操作。
3、思想教育: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计算机的快乐,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和指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打字的准确率、速度,加强键位识记。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打字练习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咱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计算机的“纸”和“笔”,我们知道“笔”就是键盘,“纸”则是写字板,并且,我们已经学会了正确的打字姿势(教师出示正确坐姿图)。那么这节课,老师首先要和大家做一个比赛,比赛的内容是看咱们谁一分钟打的字多,并且准确,你们平时谁打的字最快?咱们找几个代表跟老师比一下。(师打开秒表程序,与学生展开竞赛)
师小结:他们虽然是全班打字最快的代表,可与老师相比差远了,大家想不想跟老师打字速度一样快呢?其实并不难,只需要认真做好两件事:一是学好基本功,二是勤学苦练。
二、尝试自学,掌握指法。
1、自主观察,认识键盘。
教师出示打字准备图与指法图。
2、学生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生1:其中 F 和 J 上面有凸出的小横线。
生2:我知道,它的作用是通过手指触摸定位的。
生3:键盘被分成了几个区,并且每个手指负责一个区。
生4:……
3、小结学生汇报情况: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观察得很认真,尤其是基本键上的F和J键的小横线的作用都能说出来。其实手指在键盘上击键是有明确分工的,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4、师提出指法要求:
(1)坐姿端正,肩部放松,两脚平放。
(2)指尖击键,用力适度,击键快准。
(3)严格指法,记牢键位,多打多练。
(4)眼看屏幕,或者文稿,少看键盘。
三、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给学生下发打字指法练习程序,并指导学生利用该程序练习各个键操作,并逐步学会盲打。(师深入学生从旁指导)
技术方案 篇2一、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维护保养检查内容
1、每日应检查集中报警控制器和区域报警控制器的功能是否正常。
检查方法:
有自检、巡检功能,可通过搬动自检、巡检开关来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没有自检、巡检功能的,也可采用给一只探测器加烟(或加温)的方法使探测器报警,来检查集中报警控制器或区域报警控制器的功能是否正常。同时检查复位、消音、故障报警的功能是否正常。如发现不正常,应在日登记表中记录并及时处理。
2、每周试验和检查
检查方法:巡检各消防控制室或消防值班室工作环境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器、层现(或区域控制器)、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是否处于正常完好状态。如发现不正常,应在周登记表中记录并及时处理。
3、季度试验和检查
每季度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应作下列试验和检查
(一)、按生产厂家说明书的要求,用专用加烟(或加温)等试验器分期分批试验探测器的动作是否正常,确认灯显示是否清晰。试验中发现有故障或失效的探测器应及时拆换。
(二)、检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声、光显示是否正常。在实际操作试验时,可一次全部进行试验,也可部分进行试验。但试验前一定要做好妥善安排,以防止不应有的恐慌或混乱。
(三)、自动喷水系统管网上的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是电动报警装置,应试验他们的报警功能、信号显示是否正常。
(四)对备用电源进行1—2次充放电试验,1—3次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自动转换试验,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具体试验方法:切断主电源,看是否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供电,备用电源指示灯是否亮灯,4h后,再恢复主电源供电,看是否自动转换,再检查一下备用电源是否正常充电。
(五)、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系统,应用自动或手动检查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显示功能是否正常。
(六)、强制消防电梯停于首层试验。如条件许可,客梯和货梯也易切除外选,接通内选,进行一次强制电梯停首层试验。
(七)、消防通信设备应进行消防控制室与所设置的所有对讲电话通话试验,电话插孔通话试验,通话应畅通,语音应清楚。
(八)、检查所有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如电源转换开关、灭火转换开关、防排烟、防火门、防火卷帘门转换开关、警报转换开关、应急照明转换开关等是否正常。
(九)、进行强切非消防电源功能试验。
(十)、检查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及加烟、加温试验器等是否齐备,并处于安全无损和适当保护状态。
(十一)、直观检查所有消防用电设备的动力线、控制线、报警信号传输线、接地线、接线盒及设备等是否处于安全无损状态。
(十二)、巡视检查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指示装置的位置是否准确,有无缺漏、脱落和丢失,每个探测器的下方及周围各方向,手动报警按钮的周围是否留出规定的空白空间。
(十三)、可燃气体探测器应按生产厂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试验和检查。
注:
采用检测设备分期分批实验探测器的工作情况,检测数量为30%。
实验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功能,抽检数量为30%。
3、年度检查试验
每年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应作全面检查试验,并填写年检登记表。
(一)、对系统回路电压、回路电阻、回路对地电阻进行检查、测试。
(二)、对所有水流指示器,通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末端放水试验,测试其报警功能。
(三)、对湿式报警阀,通过其试验阀测试其压力开关的报警功能。
(四)、对消防电话插孔和对讲电话,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0%进行通话试验。
(五)、测试消防主控屏的报警、故障显示、消音、复位、火灾记忆功能,并进行消防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切换模拟试验,对非消防电源切换、电梯、空调、喷淋泵、消防泵等改备的联动进行模拟试验。
年度检查方案:
a. 每年对防排烟设备、防火卷帘门等控制设备做消防联动试验两次。
b. 每年对火灾事故 ……此处隐藏8446个字……。概述AVS+编码架构技术的特点,研究AVS+编码架构技术在互联网电视的技术应用实施方案,以期提升我国互联网电视终端的格式解析能力,促进我国互联网电视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AVS+;互联网电视;广播电视
为了推动AVS+编码架构技术在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升我国高清数字电视的技术水平,工信部与广电总局在20xx年4月18日联合发布《广播电视先进视频编解码(AVS+)技术应用实施指南》。要求我国的互联网电视高清节目优先采用AVS+编码技术进行传输、分发和接收。这也代表了我国自主创新的AVS+编码架构技术逐渐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为互联网电视的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必须不断研究AVS+编码架构技术在互联网电视的应用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互联网电视高清数字节目的技术升级。
1AVS+技术应用于互联网电视的紧迫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20xx~20xx我国互联网电视销量报告》中指出,20xx~20xx年,我国互联网电视销售量在不断增长[1]。电视与互联网结合带来的丰富人机互动体验,给电视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电视观看服务,人们不再像过去被动地接收电视内容,而是可以自行根据需求选择多样化的电视产品,自主性更强。电视行业的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而互联网电视为了满足人们的观看需求,也需要进行配合相关技术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观看体验。而我国自主研发的AVS+编码架构技术可以实现高清节目的输出,对传统的电视画面质量进行升级。因此,将AVS+技术应用于互联网电视中是当前数字时代电视行业改革的迫切需求。
2AVS+编码架构技术的特点
2.1播出系统的稳定性AVS+编码架构技术在互联网电视的应用,可以保证播出系统的稳定性。20xx年10月,广电总局颁发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对数字电视节目播出的稳定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互联网电视在AVS+编码架构技术的应用之下,利用数字前端机房对编码的子模块进行了重新分配,按照1+1的热备份形式,将主备路单独隔离。上星卫视则通过一路信号在互联网电视中播出[3]。负责监控的子模块将存储所有信号通道中的视频内容。循环周期为30天,以此来保证播出系统的稳定性。2.2编码架构的实用性互联网电视前端采用AVS+编码架构技术,可以展现AVS+编码架构技术实际应用性价值。20xx年7月10日,总局正式颁布了《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行业标准》,AVS+编码架构技术开始在我国实际应用开来[4]。面对近几年来悄然兴起的网络电视的发展,AVS+编码架构技术也可在系统终端增加转码环节,让互联网电视可以顺利实现高清节目的播出,给观众带来更好的电视互动体验。
3AVS+编码架构技术在互联网电视中的应用方案
AVS+编码架构技术的互联网电视应用方案包括了三种,分别是AVS+源端压缩配合终端解码、AVS+源端压缩配合MPEG-2/H.264终端解码、源端MPEG-2压缩配合AVS+终端解码。三种方案的服务模式架构中,AVS+源端压缩配合终端解码没有中间解码环节。AVS+源端压缩配合MPEG-2/H.264终端解码和源端MPEG-2压缩配合AVS+终端解码中间包括了解码环节。3.1AVS+源端压缩配合终端解码AVS+互联网端到端系统应用方案之一就是源端AVS+压缩播出,终端AVS+进行接收解码。在该类应用方案中,信号传输的中间环节无需进行解码。互联网电视节目经过SDI数据接口,将视音频的信号传输到AVS+编码器中。AVS+编码器将会对电视节目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后,接口将输出TS流数据结果,经过ASI接口或者IP,数据流被传输到复用器中。与此同时,业务信息发生器也将电视节目数据再次传输到复用器中。复用器对接收到的所有节目数据信息进行加优处理。并将数据传递到调制器中。TS流在调制后利用信道来进行数据传递和输送。最后AVS+解码器对所传递到的信号进行接收,同时进行调制、解码等流程,并输出互联网节目。3.2AVS+源端压缩配合MPEG-2/H.264终端解码AVS+互联网端到端系统应用方案之二就是通过源端AVS+压缩播出配合终端MPEG-2/H.264接收。在该类应用方案中,信号传输的中间环节需要对信号进行转码。互联网电视节目信号流在经过通过调制后,将节目信号传输到接收机中,进行解调。之后通过转码器,将TS流节目信号经过ASI数据接口进行转码,在转码的过程中,根据MPEG-2或者是H.264的标准格式进行视频重新编码。让节目数据流形成另一种编码格式下的信号。转码后的数据流为MPEG-2或者是H.264.3.3源端MPEG-2压缩配合AVS+终端解码AVS+互联网端到端系统应用方案之三就是通过源端MPEG-2压缩播出配合终端AVS+接收。在该类应用方案中,信号传输的中间环节同样需要对信号进行转码。音视频节目的信号流通过SDI接口传递到MPEG-2编码器中,之后通过ASI接口或者IP持续将数据流传递到复用器中,同时业务信息发生器产生数据流信息,与MPEG-2编码器产生的信号同步输送到复用器中,复用器对接收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加优,加优完成后,数据经过光纤通道进行传递到接收机中进行解调,解调完成后,数据信号流经过ASI或IP被传递到导转码器中,转码器将数据流转为AVS+。然后,数据流再通过ASI接口或IP传输到复用器,复用器再对节目信号流进行加优后,在数字网络中对信号流进行调制,之后再通过信道传输将信号流传递到AVS+接收解码器中进行解码,最终输出高清节目。
4结语
互联网电视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购置互联网电视的家庭也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人们对互联网电视所提供的观看体验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让互联网电视行业可以满足人们对于高清数字电视节目的需求,增强电视与人的互动性体验,本文结合我国自主研发的AVS+编码架构技术,探析了AVS+编码架构技术在互联网电视应用系统中的解决方案。论述了AVS+编码架构技术在我国互联网电视应用的紧迫性。指出了AVS+编码架构技术中播出系统稳定性、编码架构实用性及引入技术的多样性特点。为AVS+编码架构技术在互联网电视的应用提供了三种方案,包括AVS+源端压缩配合终端解码、AVS+源端压缩配合MPEG-2/H.264终端解码、源端MPEG-2压缩配合AVS+终端解码。通过AVS+技术在互联网电视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可以提高互联网电视终端对于数字高清信号的解析能力,促进我国互联网电视产业的发展,加快我国数字化电视产业的前进脚步。
参考文献:
[1]李明春.基于AVS+标准临沂DTMB地面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设计[J].电子世界,20xx(8):88,90.
[2]嵇达,周松林,李衍奎,等.基于AVS+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前端信源编码复用系统的构建与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xx(5):88-92.
[3]李益业.AVS+技术在地面数字电视中的有效运用[J].传播力研究,20xx(7):174.
[4]张志华.吉林电视台AVS+高清编码及信号监测系统[J].科技传播,20xx(22):91-92.